您好,欢迎访问涡阳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0558-7212167

联系我们

邮箱:AHgynt@163.com
电话:0558-7212167
地址:涡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线咨询

涡阳县2022年秋种工作指导性意见

涡阳县2022年秋种工作指导性意见

发布日期:2023-01-03 浏览次数:3243

为全面提升小麦种植水平,加快专用品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现就2022年秋种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种粮、种好粮”和给种粮大户回信重要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增”任务要求,扛稳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立足“确保产能稳面积、绿色示范促发展、优质专用提品质、订单索粮增效益”,坚持以“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质专用和绿色生产为主攻方向,以订单种植为抓手,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调整小麦品种区域布局,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努力提高秋种质量,全面提升粮食产业质量和效益,力争实现夏季粮油生产新突破。

二、目标任务

今年秋种计划面积205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85万亩以上,建立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生产面积172万亩,发展小麦单一品种万亩以上连片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创建5个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整建制镇、10个单一品种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示范区。小麦平均单产目标540公斤,总产100万吨。发展蔬菜、药材20万亩。

三、重点工作

1、稳定秋种面积。坚持粮食安全底线思维,坚决稳住夏粮播种面积,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根据生产实际,统筹资源,科学合理谋划落实秋种面积,确保小麦种植面积不得低于上年实绩,力争扩大油料种植面积。

2、优化品种结构。优先发展专用小麦生产,重点选用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专用型明显的专用小麦品种。根据品种特性、土壤状况、栽培措施等,结合气候变化、茬口变化和机械化程度水平等因素,调整调优品种结构。利用“两区”划定成果,形成优势种植生态区,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单一类型的优质专用小麦。加快推进“一村一品” 规模化种植发展步伐。

3、提高秋种播种质量。按照“适期、适量、适墒、适法”播种原则,坚持适墒播种,力争一播全苗,苗齐苗壮,构建适宜群体,全面提高秋种质量。一是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绿色优质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大力推广配方专用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改进施肥方式,促进施肥方法由撒施向深施、条施、穴施、水肥耦合发展,降低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二是加大高性能智能农机推广应用,提升耕整地质量和播种水平。要加快推广深耕、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耕整地质量。。三是适期适量播种。努力实现一播全苗,全面提高秋种质量。小麦最佳播期为10月8日-20日。亩播量要控制在10-12.5公斤,亩基本苗掌握在16-22万株之间。做到播量随播期,播期随墒情,确保一播全苗。四是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科学安全合理用药。大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加快高效低风险农药和新型植保机械推广应用步伐,提高综合防控水平和效果。因地制宜推广冬前化学除草技术,采取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等措施,有效控制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五是落实防灾减灾技术。鉴于极端气候频发,要提前做好旱情、低温冷冻害、阴雨寡照、干热风等避灾减害预案。针对小麦后期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在控制播量的同时,要切实落实化学调控,防止小麦后期倒伏。

4、推进全程托管服务。围绕农业“供、耕、种、管、收、烘、储、销”等需求,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延长服务链条,为小麦种植提供全程化、标准化托管服务。大力推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子包衣、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单收单储, 全面推行节肥节药节水技术,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示范带动小麦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粮食产业发展提档升级,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5、组织高产竞赛。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申报小麦高产竞赛,每镇(街道)推荐1个小麦超高产田块,面积不少于5亩,亩产量不低于850公斤;推荐1个小麦百亩连片高产田块,面积不少于100亩,亩产量不低于800公斤。在小麦收获时,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统一进行现场实收测产,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给予一定奖励。

6、坚持整链推进。瞄准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从生产端谋划布局,从秋种组织生产,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目标,大力发展主食产业化,推进农产品多元化、营养化、特色化开发,提升加工水平和档次。加强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创建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育样板,开展农产品产地产后初(精)加工,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和一批乡土品牌,创建“涡阳硬质小麦”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育样板,进一步提升涡阳绿色食品品牌价值。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加强消费引导和产销对接。

7、提高种植效益。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小麦单一品种整建制规模化种植,注重做好专用小麦集中连片作业和统一管理。积极整合农业项目资金,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和行政村集体参与优质专用小麦原料基地建设。建立5个整建制镇规模种植基地,建立10个1万亩单品种连片种植示范片。全县建立强筋小麦订单面积135万亩、弱筋小麦订单生产面积25万亩、黑(糯)小麦订单生产基地5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7万亩。原则上县域内选用同类型品种不突破5个,每个乡镇不突破2个,每个种植主体选用1个品种。建立优质农产品全价值链的利益共享机制,帮助指导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油菜种植主体与收购企业签订订单,规范落实协议内容。粮油收储企业按品种、按标准,实行单收单储,落实优质优价。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主体责任,把秋种工作列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举措,对标对表管理,实行挂图作战,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粮油播种面积不减少。针对粮油生产重点环节和风险隐患,建立健全应急响应、信息共享、法治保障、督查考核机制,着力推动粮油生产高质量发展。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用活用好财政资金,开展规模种植补贴,激发粮油蔬菜加工营销企业和本辖区内种植大户、合作社等主体参与秋种工作的积极性。各镇(街)进一步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好小麦生产的各项措施,推动秋种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强化抗灾生产。夏季粮油生产时间长,遭遇各种自然灾害的机率大。针对今年我县入夏以来旱热叠加灾情实际和秋种期间易旱易涝的特点,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和“减灾就是增产”的思想,一方面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抗灾能力;一方面从秋种开始调整种植结构,主动避灾减灾。要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制定应对秋季持续干旱(阴雨)、蔬菜冬季冰雪灾害和春季低温阴雨等灾害的预防工作,完善防控预案,做好防灾技术和抗灾物资储备,有效应对各种灾害的发生;加快推进一块”改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认真总结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统防统治成功经验,提高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综合防控水平和效果;大力推广化除化控,压低麦田草害,防止后期倒伏。

3、强化指导服务。县农业农村局要做好秋种的技术指导工作,要把秋种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县农机部门积极做好农机供应和检修工作,保障秋种农机化作业顺利开展,确保秋种快速优质高效,不误农时。基层农技部门要制定农技服务方案,重点围绕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秋种技术培训和服务。结合包村联户工作要求,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指导服务,进行苗情、墒情和病虫情的跟踪监测,有针对性地解决秋种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抓好秋季农资市场管理,确保农民用上优质、安全、放心的种子、肥料、农药。县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秋种期间天气变化,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做好气象服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负责订单基地种植户的组织动员、统计公示、建档立卡、造册上报。协助做好产销协议签订、产品收购等事宜。县直其他有关部门也要立足本职,积极做好服务,确保秋种工作顺利进行。

4、加大项目投入。整合农业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小麦绿色创建项目、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农机补贴等项目资金,围绕小麦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建设,支持小麦绿色增产关键技术环节,使项目资金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示范区关键措施的落实,提高示范区生产水平和示范效果。县财政在列支1500万元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将按照省、市要求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专用小麦订单生产,重点用于科技示范基地、生产主体补贴以及优质专用品种、重大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补贴。

5、强化责任落实。县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秋种总体目标任务,要进一步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负责,抓好落实。组织秋种督导服务,加强对秋种质量、品种应用,落实订单、技术推广等重点环节和任务措施的调度,强化结果运用,定期进行通报,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要加大宣传力度,报道各地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模式,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涡阳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9月15日


19956933279